新約的作者們都相信耶穌的神性嗎?

 tc-19-65da

[Luke Wayne](https://carm.org/luke-wayne

2018年8月29日

在聖經[1]中,真理就是真理,無需反復陳述。神不需要重複自己。某件事在聖經中哪怕只啟示了一次,它仍然是要確信和信任的。這個真理適用於基督的神性的問題,如同適用於其他任何問題一樣。即使整本聖經只有一節經文教導說耶穌是耶和華,這位獨一真正的神,這位偉大的「我是[2]」,也足以確切地表明基督是誰。然而,非常值得關注的是,這個真理並非僅僅只在一處出現,也不僅僅只有一位聖經作者提及。事實上,新約中的每一位作者都清楚地表示,他們和他們的讀者均認同這條定義基督教的核心教義。耶穌是神。

對觀福音書

馬太福音、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[3]中重複了許多相同的材料,這些材料大都指向了基督的神性。在他們各自的敘述中,耶穌都自稱為「[人子](https://carm.org/what-is-meant-by-ther-term-son-of-man)」。該稱謂源自但以理書7章所描述的一位王,他永遠掌管萬有,並受萬民稱頌。因此法利賽人有理由認為耶穌自稱為人子是褻瀆神的(馬太福音26:64-65,馬可福音14:62-64,路加福音22:69-71)。耶穌用這種方式,去使用一個任何凡人都無權自稱的神聖稱謂。耶穌還揭示出許多驚人的細節,來進一步彰顯到底人子是誰,例如:

-       人子是那位可以赦罪的,而罪只有神可以赦免(馬太福音9:2-7,馬可福音2:4-10,路加福音5:20-25)。

-       人子是新約中神百姓的新郎(馬太福音9:15-17,馬可福音2:19-22,路加福音5:34-39)。

-      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(馬太福音12:8,馬可福音2:28,路加福音6:5)。

誰是安息日的主?安息日是屬於神、屬於主耶和華的特殊的一天,是分別為聖歸給祂的。因此,除了耶和華,那位獨一真正的神外,沒有安息日的主!同樣,先知清楚地說明,新約是神和祂的百姓所立的,而舊約中先知頻繁引用婚姻作類比。「新郎怎樣喜悅新婦,你的神也要照樣喜悅你」(以賽亞書62:5)。人子赦免罪。然而除了被冒犯的一方,誰能夠饒恕?如果你對別人犯罪,對我而言饒恕你的罪是什麼意思?更重要的是,這些聖經段落本身已經說明,耶穌宣告赦免人的罪,被確鑿地認定為褻瀆神,因為除了神以外沒有人可以赦罪。

請注意,馬可和路加將這三個段落全部背靠背[4]排列,以建立一個連貫的主題(馬太也是如此,先講述三點中的兩點,再講述耶穌使死人復活的故事)。因此,他們都竭力清晰地描繪這位「人子」是誰。安息日的主。新約的新郎。赦罪者。人子就是神,如果凡人使用這個身份就是褻瀆神。

這只是對觀福音書中表明耶穌是神的諸多例子中的一個。閱讀下一個例子,請點擊[這裡](https://carm.org/the-calming-of-the-sea-and-the-deity-of-christ)。

約翰

約翰以引人注目的句子開始他的福音書:

「太初有道,道與神同在,道就是神。這道太初與神同在。萬物是藉著他造的;凡被造的,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」(約翰福音1:1-3)。

這個「道[5]」我們會很快在後文讀到:

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地有恩典,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,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」(約翰福音1:14)。

並且,為避免表達不清這個「道」,即神、創造萬有的一位是誰,接下來的經文(15-17節)便明確地聲明「道」就是耶穌。理解其文化背景後,「[道](https://carm.org/why-is-Jesus-called-the-word)」這個特有的稱謂本身就能進一步的證明耶穌是神。對[希臘語](https://carm.org/the-word-and-the-watchtower-an-exegesis-of-john-1-1)的深入理解也是如此。然而,即使沒有這一類背景研究,樸素的背景也足以說明。耶穌,就是道,在最最開始已經存在,並且被直接說明他就是神(約翰福音1:1)。他被稱為萬物的創造者;按字面意思是,凡被造的,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(約翰福音1:3)。「道」不僅僅是創造主,經文還說:

「他到自己的地方來,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」(約翰福音1:11)。[6]

耶穌來到「他自己的」,他們倒不接待他。耶穌去到了誰那裡?是誰否認他?猶太人。猶太人是「他自己的」。所以,誰是這些猶太人所屬的創造主?耶和華。神。那位獨一真正的神。那位偉大的「我是」。這就是約翰要宣稱的耶穌,他並未隱約其辭!而且這僅僅是第1章裡的一個例子!閱讀更多約翰關於耶穌觀點的資訊,請點擊[這裡](https://carm.org/who-jesus-according-john-apostle)。

保羅

使徒保羅的書信滿載了對耶穌神性的引用。例如,在給提多寫信時候,保羅直接稱呼耶穌為神:

「等候所盼望的福,並等候至大的神和(或作無『和』字)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。」(提多書2:13)[7]

耶穌基督是我們至大的神和救主。保羅寫羅馬書時也是如此說:

「列祖是他們的;神所膏立者基督肉身上也是由他們而出的:那在萬有之上的(有數譯法,今再取其一;『他在萬有之上』)神是當被祝頌、萬世無窮的。阿們(即:『誠心所願』的意思)。」(羅馬書9:5,呂振中)[8]

這裡呂振中譯本將保羅所言翻譯得多少有些隱晦,其他譯本對這一節特別的經文給出了更清晰的翻譯:

「列祖就是他們的祖宗,按肉體說,基督也是從他們出來的,他是在萬有之上,永遠可稱頌的神。阿們。」(和合本)[9]

「蒙揀選的列祖也是他們的祖宗;按肉身來說,基督也是出自他們這一族。其實,他是在萬有之上,永遠受稱頌的神。阿們。」(新譯本)[10]

「特別蒙神器重的偉人,也是以色列人;甚至連基督降世為人也是作以色列人。他是至大至尊,永遠稱頌的神,誠心所願。」(當代聖經譯本)[11]

上述每一個譯本(和許多其他譯本),都極其清晰地表明保羅說所的是,基督乃萬有之上永遠受稱頌的神。保羅同樣地陳述耶穌是天地萬物的創造主,和掌管萬有的那位:

「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,無論是天上的、地上的、能看見的、不能看見的,或是有位的、主治的、執政的、掌權的,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,又是為他造的。他在萬有之先;萬有也靠他而立。」(歌羅西書1:16-17)

再次,在陳述耶穌道成肉身前「本有神的形象」(腓立比書2:6)之後,保羅繼而直接宣告:

「叫一切在天上的,地上的,和地底下的,因耶穌的名,無不屈膝,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,使榮耀歸與父神。」(腓立比書2:10-11)

這裡,保羅將以賽亞書中一段頗具力量的經文應用於耶穌,經文中耶和華宣告祂獨一的權柄,惟祂是獨一真神,除祂以外沒有可比的:

「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,就必得救;因為我是神,再沒有別神。我指著自己起誓,我口所出的話是憑公義,並不返回;萬膝必向我跪拜,萬口必憑我起誓。」(以賽亞書45:22-23)

由此,保羅特別指出耶穌就是耶和華,以色列獨一真正的神。閱讀更多保羅關於基督神性的見證,請點擊[這裡](https://carm.org/paul-think-jesus-was-god)。

希伯來書的作者

希伯來書的作者在開篇中有力地見證基督的神性。開宗明義,他宣告耶穌是:

「神既在古時借著眾先知,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,就在這末世,借著他兒子曉諭我們,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,也曾借著他創造諸世界。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,是神本體的真像,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,他洗淨了人的罪,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。」(希伯來書1:1-3)

耶穌被描述為神榮耀的光輝,就是神所憑藉創造世界的。這讓我們回想起約翰關於耶穌是「道」的討論[12]。保羅也說耶穌借著他「權能的命令」托住萬有。這是相當崇高的語言,尤其在猶太人嚴格的一神論背景之下!然後他將一系列經文應用到耶穌身上,例如:

「論到子卻說:『神啊!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,你的國權是正直的』」(希伯來書1:8)

這裡,他直接稱耶穌為「神啊」。然而,之後引用的經文更為驚人。接著他寫道:

「又說:『主啊,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,天也是你手所造的。天地都要滅沒,你卻要長存;天地都要像衣服漸漸舊了;你要將天地卷起來,像一件外衣,天地就都改變了。惟有你永不改變,你的年數沒有窮盡。』」(希伯來書1:10-12)

這裡,作者引用了詩篇102篇,一首稱頌耶和華是主是創造者的詩篇,並稱該詩篇談論的是耶穌。在詩篇102篇中的「主」事實上是耶和華(YHWH,雅威)[13]的名。因此,希伯來書的作者不僅認定耶穌為詩人所歌頌的創造主神,並且,更確切地說,他認定耶穌的名為耶和華!閱讀更多希伯來書中三位一體觀點的細節,請點擊[這裡](https://carm.org/the-trinity-in-the-book-of-hebrews)。

雅各

雅各在他書信的第5章如此寫道:

「弟兄們哪,你們要忍耐,直到主來。看哪,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,直到得了秋雨春雨。你們也當忍耐,堅固你們的心,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。弟兄們,你們不要彼此埋怨,免得受審判。看哪!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。」(雅各書5:7-9)

這裡,雅各清楚地講述基督徒的盼望,即主耶穌基督的再來。雅各在開篇中自稱為「主耶穌基督」的僕人(雅各書1:1),在別處又稱耶穌為「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」(雅各書2:1),或「耶穌基督,榮耀的主」(雅各書2:1[14],KJV和ESV)。主耶穌,每一位基督徒都熱切等候著他的到來。他是那站在門前的審判主。然而,就在下一節,即在反復提到「主快來」並指向耶穌基督之後,雅各接著說到:

「弟兄們,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。那先前忍耐的人,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。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,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,明顯主是滿心憐憫,大有慈悲。」(雅各書5:10-11)

上下文中並無間斷。思路無縫連接。耐心等候主來。主來的日子近了。以奉主名說話的先知為榜樣。主在約伯忍受苦難後賜福他。「主」的身份並未在段落的敘述中改變。這樣,賜福約伯、先知奉祂名說話的同一位主,也是那位快要來的、我們要耐心等候的主。主耶穌就是舊約中的主耶和華神。不存在其他方法來解釋這段經文。因此,雅各相信耶穌就是神,並假定他所有的讀者確信這一點,因此他用這樣的方式寫信。閱讀更多雅各書中關於基督神性的細節,請點擊[這裡](https://carm.org/Book-of-James-and-the-Deity-of-Christ)。

彼得

彼得在他第二封書信的開篇中直接稱耶穌基督為我們的「神和救主」:

「作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彼得,寫信給那因我們的神和(有古卷無『和』字)救主耶穌基督之義,與我們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人。」(彼得後書1:1)

一些人試圖通過詮釋短語「我們的神和救主耶穌基督」來削弱這一簡單的陳述,讓「神」和「救主」看起來是兩個分立的個體,使耶穌僅為其後者。然而,該詮釋並未考慮到這一相同的語法用於本書信的其餘地方。在其餘三處,彼得提到「我們主和救主耶穌基督」(彼得後書1:11,2:20,3:18)。沒有一個譯者認為「主」和「救主」為兩個不同的個體。所有譯者都認同彼得稱耶穌為主和救主。然而,這些例子的語法完全等同於彼得後書1:1。甚至不需要希臘語知識也可以看到這點。注意到:

「...θεοῦ ἡμῶν καὶ σωτῆρος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」(彼得後書1:1)

「...κυρίου ἡμῶν καὶ σωτῆρος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」(彼得後書1:11)

從字面上看,這兩個短語,僅距離十節,惟一的區別是,第一個名詞為θεοῦ(神)或κυρίου(主)。除此以外,用詞完全相同。因此,如果彼得後書1:11稱耶穌為我們的主和救主(也確實如此),那麼彼得後書1:1就是稱耶穌為我們的神和救主。彼得相信耶穌是神,讀他信的人也是如此。閱讀更多本段及其他關於耶穌被直接稱為「神」的段落,請點擊[這裡](https://carm.org/does-the-bible-ever-refer-to-jesus-as-god)。

猶大

即使在猶大書這樣一封短小的書信,基督的神性也是不言而喻的。例如,猶大寫道:

「因為有些人偷著進來,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罰的,是不虔誠的,將我們神的恩變作放縱情欲的機會,並且不認獨一的主宰我們(『我們』或作『和我們』)主耶穌基督。」(猶大書4)

耶穌被稱為我們「獨一的主宰和主」。緊接著下一句為:

「從前主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地,後來就把那些不信的滅絕了。這一切的事,你們雖然都知道,我卻仍要提醒你們。」(猶大書5)

這裡沒有任何間斷。耶穌是我們獨一的主宰和主,我要提醒你們,主在救他的百姓出埃及之後,滅絕了那些不信的。猶大相當清楚他的讀者已經充分了解這一點。耶穌是主,那位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、並在曠野審判他們的主。耶穌是舊約中的主耶和華神,那位降災在埃及,使海分開,在西奈山向摩西說話的主。這是猶大稱耶穌為「主」的意思。事實上,一些古卷中在第5節中甚至沒有使用「主」的稱謂,而實際上使用了「耶穌」的名字,這一點在呂振中譯本中有所反映:

「從前主(有古卷作:耶穌[約書亞])曾盡一次地救了他的人民出埃及地,後來(希臘文作:第二次)又叫不信的人滅亡;這一切事你們雖都知道了,我的意思還是要提醒你們記得。」(猶大書5,呂振中)[15]

這一解讀也見於拉丁傳統,反映在14世紀約翰·威克利夫的英語譯本[16]上:

「我卻還要提醒你們,(你們)知道一切事,耶穌曾救他的人民出埃及地,第二次又滅絕那些不信的。」[17]

誠然,哪怕有人認為此處應解讀為「主」而非解讀為「耶穌」,意思仍是一樣。耶穌剛被稱為「我們的主救主」。他,毫無疑問,是在下一節經文中所提到的「主」。因此,猶大和他的讀者都相信耶穌是以色列的真正的神。閱讀更多與此相關的細節,請點擊[這裡](https://carm.org/book-of-jude-and-the-deity-of-christ)。

總結

新約的每一位作者,從保羅到彼得到雅各到猶大到每一位福音書作者,全部都認定耶穌是神。這是所有新約教會的普遍信仰,是啟示的真理,任何使徒作者要說的其餘一切都以它為基礎。因此,任何新約作者,無論他們在寫什麼,都會不由自主地暗指主耶穌的神性。這個信念的基礎性在今日應當如往日一樣,至少對每個尋求自稱為相信新約的人應當如此。

這篇文章翻譯自Luke Wayne的在線文章「Did every New Testament author believe in the deity of Jesus?」

https://carm.org/did-every-new-testament-author-believe-in-the-deity-of-jesus

譯注

1. 本文多處引用聖經。除特別說明外,中文聖經譯文均出自和合本。

2. 引自出埃及記3:14。和合本譯為:神對摩西說,我是自有永有的。

3. Synoptic Gospels,指聖經新約中馬太、馬可、路加三卷福音。Synoptic一詞,syn意為「一起的」,optic為「觀察」之意。由於該三卷福音書在內容、敘事安排等方面有較多相似,因此被稱為對觀福音書。

4. Back-to-back,指緊密連接在一起。

5. 約翰福音中的「道」意為話語(logos),直接指向耶穌。請讀者注意與其他宗教文化,特別是與老莊哲學中的道的區別。更多討論,參見[這裡](http://www.michaelgleghorn.com/artTaoism.php)。

6. 原文引用NASB譯文:He came to His own, and those who were His own did not receive Him。直譯為:他來到他自己的,那些他自己的人不接待他。

7. 原文引用NASB譯文:the glory of our great God and Savior, Christ Jesus。直譯為:我們的至大神和救主,耶穌基督的榮耀。

8. 作者對羅馬書9:5的討論引用了NSAB、ESV等多個譯本。為求不失原意,以呂振中、和合本等中文譯本經文代替。該節經文在NSAB譯為:whose are the fathers, and from whom is the Christ according to the flesh, who is over all, God blessed forever. Amen.

9. 原文引用ESV譯文:To them belong the patriarchs, and from their race, according to the flesh, is the Christ, who is God over all, blessed forever. Amen.

10. 原文引用NIV譯文:Theirs are the patriarchs, and from them is traced the human ancestry of the Messiah, who is God over all, forever praised! Amen.

11. 原文引用NKJV譯文:of whom are the fathers and from whom, according to the flesh, Christ came, who is over all, the eternally blessed God. Amen.

12. 文中討論的部分(希伯來書1:3)新譯本為:用自己帶有能力的話掌管萬有。和合本所譯「命令」(rhema)含話語之意。參見注釋5。

13. 原文做Yahweh (YHWH)。更多關於神名字的討論,參見[這裡](https://carm.org/what-real-name-god-yhwh-jehovah-yahweh)。

14. 刊誤。原文誤作雅各書1:2。

15. 原文引用ESV譯文:Now I want to remind you, although you once fully knew it, that Jesus, who saved a people out of the land of Egypt, afterward destroyed those who did not believe.

16. John Wycliffe,14世紀英國翻譯家、改教家。關於威克利夫及其英語聖經譯本(WYC),參見[這裡](https://www.biblestudytools.com/wyc/)。

17. 直譯自WYC譯本(猶大書5):But I will admonish you once, that know all things, that Jesus saved his people from the land of Egypt, and the second time destroyed them that believed not.

Visitors:
Copyright 2002-2011 @ www.ysljdj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
版权所有,除作私人用途外,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。